傅明光1940年生,16歲拜師學藝,師承林阿坤師傅,屬彭阿海一派。20歲正式出師,執業超過一甲子,是新竹客家地區知名的土水作司阜,精通客家傳統建築土水工程,兼擅屋脊山牆的彩繪、泥塑及剪黏等傳統技藝。其瓦作技術秉持傳統工法與工序,在不使用防水毯下,透過謹砌細鋪的手法,築出會呼吸又不漏水的房子,充分展現傳統瓦作技術的高度水準。

傅明光曾參與新埔劉家祠、北埔金廣福公館、北埔姜氏家廟、橫山大山背樂善堂、北埔慈天宮等古蹟、歷史建築修復工程,施作時堅持遵照傳統工法施作,完整保留客家建築的傳統風格,又被譽為「客家傳統建築活的教科書」。

李遠表示,今(2025)年7月行政院長卓榮泰頒發行政院文化獎予傅明光司阜,他才剛與傅明光見過面,對於傅明光的敬業精神感到非常欽佩和感動。丹娜絲颱風及728豪雨造成全台大量文資災損,他第一時間立即想到由傅明光司阜帶領工班組成修復團隊協助全台各地災後重建工作,如今傳來傅明光驟然離世噩耗,內心深處覺得非常哀傷。

傅明光(右)於2025年獲頒第44屆「行政院文化獎」。文化部提供
傅明光(右)於2025年獲頒第44屆「行政院文化獎」。文化部提供

2016年傅明光經文化部認定為重要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土水修造技術(瓦作)」保存者,2021年起受邀擔任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漢式瓦作班」實作講師,2022至2024年更致力於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重要土水修造技術(瓦作)傅明光保存者傳習計畫」,精勤教學,共培育學員22人次。2022年榮獲客委會「客家事務專業獎章一等獎章」的殊榮,2025年更獲頒第44屆「行政院文化獎」。

李遠強調,文化部除了會持續完成記錄傅明光技法、工具的教學工具書與紀錄片出版外,也會全力支持、協助傅明光在行政院文化獎所提成立「全國傳統匠師產業工會」的心願,加速促成他為保障所有傳統匠師有更好與受尊敬的工作環境、收入等的心意,繼續傳承傅明光司阜對於文化資產保存維護的精神。

文化部表示,傅明光終身奉獻台灣傳統建築修復,對土水修造技術無私無悔的傳承貢獻良多,讓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得以延續。

李遠赴傅明光司阜靈堂拈香,感念其對於台灣傳統建築修復的傳承與奉獻。文化部提供
李遠赴傅明光司阜靈堂拈香,感念其對於台灣傳統建築修復的傳承與奉獻。文化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