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即使已經確診,家長仍面臨教養上的巨大壓力。像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孩子,家長每天面對聯絡簿的紅字、學校的電話,焦慮又無助,還得忍受長輩的責備「不打就不乖」。這些壓力讓許多家長心力交瘁,教養之路充滿挑戰。

為了幫助家長理解特殊需求孩子的症狀與教養策略,衛福部邀請專家分享經驗。曾是ADHD患者的林彥宇督導,談到自己與家人經歷的磨合與成長;台大醫院高淑芬副院長提醒家長要早期發現、早期求助;金融心理師則建議,與ADHD孩子溝通時要指令簡單、一次只講一件事,多用正向鼓勵;特教主任顏瑞隆也分享,親師合作、參與校園生活對孩子成長非常重要。

推薦新聞:壹蘋10點強打|郭台銘女兒遭冒名吸金!誆認購「永齡」投資案 套路超逼真(獨家踢爆)

衛福部保護服務司張秀鴛司長呼籲,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只要早期發現並善用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社區療育單位、家庭教育中心等資源,特殊需求的孩子也能擁有跟一般孩子一樣美好的未來。別讓孩子困在症狀裡,從今天開始,給他們一個不一樣的擁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