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的Angela是職業媽媽的縮影,白天拼命工作,晚上還要照顧小孩與長輩,丈夫又長期出差,讓她壓力爆表。她說:「最近常常發脾氣、記性變差,還懷疑自己快失智了。」經檢查發現,她有重度焦慮和輕度憂鬱,腦部功能也退化到像39歲,醫師診斷是「腦疲勞」。

Angela在接受藥物治療、心理諮商和生活調整後,三個月內情況大幅改善。醫師指出,長期壓力會讓掌控情緒的杏仁核太過活躍,反而壓抑前額葉的功能,導致情緒不穩、記憶力差、注意力難集中,這就是「腦疲勞」的典型表現。

推薦新聞:手術「加1條被子」多噴1000元 家屬怒轟醫院!網駁斥曝真相

研究發現,大約70%的職業婦女覺得工作與家庭兩頭燒,60%的人有工作與家庭衝突,甚至有40%曾出現焦慮或憂鬱症狀。腦部研究也證實,當她們壓力大時,大腦的情緒與決策區會異常活躍,若未即時調整,恐導致認知退化提早上門,甚至讓腦袋皮勞、老10歲。

醫師建議,預防腦疲勞要從生活做起,包括正念練習、深呼吸、規律作息、劃清生活界線,有困擾也別怕求助專業,例如透過藥物或非侵入性治療如經顱磁刺激(TMS)。母親節不只要說「辛苦了」,也別忘了讓媽媽有喘口氣的空間,才走得久、活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