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長陳世凱日前於4月22日召開「美國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對海空運影響及因應座談會」,當中業者提出5面向,包含空運希望相關程序更加速、提高轉運來源、空櫃調度,以及洗產地問題希望加強原產地相關規範宣導,還有貨運通關流程不要太干擾等需求。目前已請民航局、航港局、機場公司等單位協調,洗產地問題則將和經濟部合作查核。
針對洗產地問題,航政司表示,目前財政部有成立違規轉運小組進行每週稽查,貿易署這週已請美國律師來教導如何避免洗產地,同時也將進行加強邊查核等措施,商品方面包含電動自行車、工具機等,須經台灣先核准進行第一道把關。
對於昨日行政院會今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規模4100億元,將用於提供企業金融支持、提升產業競爭力需求。航政司則表示,4100億草案對海空運有正面影響,但主要將投入關鍵農工產品,而非直接投入業者補助,日前座談會中業者也希望政府以穩定運輸為主。
航政司補充,相關防範洗產地的措施,已在川普第一次上任祭出關稅戰於108年起就從自由港區提出開始管制,當時導致台商轉回台投資,如資安產品等供應鏈改變,統計前幾年曾有螺絲、不銹鋼槽及太陽能板等產品遇到洗產地問題。
推薦新聞:別再傻傻繳錢給「這2職業工會」!欠保費逾期 勞保局拒絕給付
盧清泉也強調,因貨物運送有生產端、消費端,目前兩端都沒未受平等關稅影響有明顯的變動情形,不管正面、負面影響中間的運輸端都可透過機隊、船隊來調度做出相關因應。
另4月22日座談會時,有詢問相關業者實際情況,目前自4月初至月中宣布對等關稅以來,海空運量變化約在3至5%,如船班還有9成滿,尚未接到單位提出急單需求須協助。但盧清泉也預估,因這次暫緩90天實施對等關稅的期限,急單恐在快到期前的6月中、月底出現,提醒業者可提早使用相關平台提出需求來加以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