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興說明,像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症、硬皮症、皮肌炎等自體免疫疾病,都是身體免疫系統「誤攻自己」所致,可能引發肺部纖維化。這種纖維化會讓肺部組織從柔軟變硬,就像菜瓜布一樣,導致呼吸功能變差,最後可能呼吸衰竭。根據統計,每10位自體免疫病患中就有1人可能併發肺部纖維化,死亡風險不亞於癌症。

48歲的吳小姐原本只是因乾燥症造成口乾眼乾,近來卻開始感到容易疲累、走幾步路就喘。她原本不以為意,直到症狀惡化影響工作,才就醫並經過肺功能檢查,確診為乾燥症引起的肺纖維化。李信興提醒,像吳小姐這樣的案例在門診相當常見,建議有自體免疫疾病的病友,不管有沒有症狀,都可以主動與醫師討論是否安排肺功能檢查。

推薦新聞:壹蘋10點強打|郭台銘女兒遭冒名吸金!誆認購「永齡」投資案 套路超逼真(獨家踢爆)

李信興指出,大多數自體免疫患者都專注於控制本身的疾病,例如關節痛或乾眼乾口,忽略肺部的變化。肺纖維化初期沒有明顯症狀,等到開始喘、咳、累時,肺功能可能已大幅受損,錯過治療時機。要延緩病情惡化,就必須把握早期發現的黃金期。

李信興強調,肺纖維化是不可逆的疾病,治療的關鍵在於早期介入。研究證實,及早使用抗肺纖維化藥物可降低57%肺功能受損速度,並減少74%急性惡化風險。感謝健保已有藥物給付,但申請時須提供過去1年內的病歷與檢查紀錄。他建議病友可趁早安排肺功能檢查,不只了解自身健康,也為日後治療做足準備,避免延誤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