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舜指出,美國是全球最大的藥品市場,一旦強行壓低藥價,藥廠勢必從其他國家回補損失。這代表歐洲、亞洲的藥價可能會被迫上調。特別是像台灣這種市場小、健保用藥價格已是全球最低水準的國家,一旦藥廠覺得無利可圖,就可能選擇不再供貨。台灣未來恐怕只能買到藥廠剩下的庫存,甚至面臨嚴重缺藥。
目前台灣從美國進口176種藥物,其中多屬癌症、免疫系統與感染用藥,有72種是無法被替代的專利藥。一旦藥價上升或藥品短缺,最受影響的將是癌症與重症病患。再加上美國對藥品加徵25%關稅,迫使藥廠回美國設廠,不僅成本高、工資貴,建廠時程也要4年,製藥效率更低,進一步推升全球藥價。
推薦新聞:壹蘋10點強打|鬼鬼生完女兒住處升級 千萬小窩變6千萬豪宅(狗仔直擊)
此外,川普政策若落實,對台灣本土製藥產業也是沉重打擊。黃金舜坦言,台灣藥廠若被課美國高關稅、又難以打進歐洲與亞洲市場,利潤勢必被壓縮,長遠將影響營運。健保體系本就經營困難,如今面臨藥價上漲、醫療人力短缺與關床等問題,若再要調高健保費,恐怕引發民怨,讓政策陷入兩難。
黃金舜提醒,政府應未雨綢繆,備好重要藥品庫存,做好最壞打算。他也認為,台灣民眾普遍偏好原廠藥、不信任學名藥,這次或可成為轉機,讓大家重新認識學名藥的重要性。他直言,政府不能永遠討好民意,否則健保與醫療制度都將難以為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