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今舉辧「設立主權基金的目的與運作」座談會,邀集專家學者共同討論。行政院長卓榮泰昨接見「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第31屆回國訪問團」談及設置主權基金設置時指出,依照台灣目前科技能力及國家財政能力,政府有機會積極討論未來主權基金如何設置、規模多大、財源何來、如何管理等議題,進而朝向透明化發展,讓全民參與,投資標的包括國內、外資產。目前相關討論尚在初步階段,將持續借鏡挪威、新加坡、韓國等成功範例,以減少摸索時間,未來將在取得國內高度共識與信任後逐步推動。
施明豪表示,台灣好的企業包括台積電,台達電等外資法人股東的佔比都超過70%。許多政府主權基金,例如挪威主權基金、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基金、新加坡政府基金都投資台灣的企業以賺取股息。台灣的主權基金可支持台灣自己的企業走向國際化、特別是現在在AI領域方面,最大市場在美國,若發展初期就能關注與投資,對於後續加碼會有很大幫助,「我們看到中東國家透過主權基金加持,吸引AI大廠聯盟讓資本帶動、配合產業鏈技術驅動,就是最好的案例。」

王健全則表示,20年前就提到並討論台灣要成立主權基金,例如俄羅斯石油平準基金,挪威基金以及韓國外滙成立基金等都有財富投資,台灣因過度依賴出口以及依賴半導體,半體與ICT就佔了台灣65%產值,但就業人口卻僅7%,半導體更是佔台灣出口約四分之一。他指出台灣產業M型化,台灣薪資水準3萬4000美金約100萬台灣,其實是因為台積電及聯電把平均薪水拉高。
王健全表示,台灣傳統產業現在面臨五重壓力,像是螺絲螺帽產業如今也要去國外設廠,再加上對等關稅、新台幣升值、缺工等多重壓力,台灣的傳產就業人口約佔兩成,政府應有轉型計畫,否則未來會出問題。他表示主權基金的規模,卡達基金最低是0.3兆美金,挪威基金約1.5兆到1.7兆美元,「你沒有錢技術又落後,無法和人合作」,台灣如果有主權金,會變成一個很好的地方,央行反對主權基金是因為要有對價關係,他建議保險資金約33兆,保險基金一年還有1至2兆累積, 如果可以把保險基金導入主權基金,「有規模才有談判籌碼也才能和國際門當戶對地談。」

施明豪表示,主權基金可結合台灣的四大基金:退休基金、勞保基金、勞退基金、中華郵政基金等,來共組台灣主權基金,不過台灣四大基金過去時常爆出國內基金操盤人舞弊案件,因此建議可整併這些基金,擴大規模、提高透明度並朝向國際化發展;目前國內政府基金管理人主要由公務人員及公家單位負責管理,建議主權基金經營人的薪資應跟市場對接,進而延攬國際專業人才來管理,強化經營能力。
施明豪指出,台灣的主權基金也可與其他國家主權基金合作,日本軟體銀行孫正義董事長提出美日主權基金規模高達3000億美元構想,顯示國際間主權基金合作是趨勢。台灣可考慮與美國、日本等國合作,共同成立台美或台日主權基金,進一步拓展國際資源與市場版圖,同時也可先透過參與投資國外主權基金,累積實務經驗、學習國際操作模式,為台灣主權基金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政大商學院財管系名譽教授周行一表示,國家面臨轉型關頭,要有一些機制做改變,台灣有條件也有資金做主權基金,資金沒有問題看要如何盤點,這次各界應該要好好討論以免又蹉跎20年過去,未來成立主權基金,還要有所突破並找到好的人才管理主權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