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花今出席台灣上市櫃公司協會東方領袖講座,會中接受媒體訪問。
美國華府於11日晚間公告,將豁免半導體、智慧手機等20項產品的對等關稅,惟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旋即於13日暗示,上述關稅豁免僅屬於暫時性質,美國政府正在研究對整個電子產品供應鏈徵收關稅,並承諾將對半導體產業進行國家安全貿易調查,預計在未來1到2個月內徵收新關稅。
熱門新聞:關稅戰衝擊「吃苦當吃補」 郭智輝:天上沒有掉下來的禮物
針對美國政府宣布將針對半導體與晶片加徵關稅並啟動生產設備調查,王美花今表示,第232條款是正常程序,對等關稅則是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 IEEPA),但並無調查、公眾意見,「今天講明天就生效」可見總統權力極限大。
她表示,使用第232條款,大家可以提供意見,16日才會公布,現在先說要對半導體和藥品啟動調查,需要觀察之後公布的方向,至少會讓公眾提意見。她指出美國對等關稅就是希望每樣產品都回到美國製造,但川普聽更多意見後,手機組裝不可能回到美國,但若對國家安全有影響,可透過232啟動調查。
王美花表示,第232條款比用IEEPA還要文明,但首先,他能否聽見各方意見以及需要一些時間,川普會觀察廠商赴美投資的情況;台積電已答應赴美投資,輝達昨也宣布和台積電、鴻海、緯創等台灣廠商合作,在美國發展AI基礎設施,鴻海和緯創的伺服器有一部分須到美國生產,廠商需在美國尋找製造的生產基地。
她表示,川普會觀察廠商是否落實在美國的投資,雖然美方政策變化仍大,但川普最終主軸,就是廠商要落實在美製造的承諾,川普就算讓步也不會一下就讓步,「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講到後來什麼都沒有,他也交代不過去」。
至於川普政策是否會輕放,王美花表示,Open AI、蘋果、輝達、台積電等公司都已公開宣布在美國投資,要觀察投資是否落地,但投資不是今天講明天就會落地,需要很久時間,川普是否有耐心等待是最大問題。
她表示,廠商要適度表現以開始啟動回美投資,但川普也要理解,筆電和手機組裝不可能回到美國製造,由於所需人力資源高,也不可能全部自動化,舉例來説明美國人力挑戰,光是台積電在美國尋找工人都很困難,更何況是其他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