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啦啦隊席捲台灣職棒
近年來,中職各隊的啦啦隊風格百花齊放,但最受關注的無疑是韓籍成員。從樂天桃猿找來首位韓籍啦啦隊女神李多慧在台灣掀起風潮後,中職6隊將眼光望向韓國紛紛補進韓籍女孩,李珠珢憑著洗腦「三振舞」爆紅開始,加上曾以韓職啦啦隊身份來台參與交流活動爆紅,韓籍啦啦隊在台灣應援市場的聲量節節攀升。根據輿情系統分析,全台近200位職棒啦啦隊女孩中,聲量最高女孩就是李珠珢(3962筆),接著是李雅英(3208筆)與南珉貞(2812筆),4至8名則分別為李多慧、安芝儇、邊荷律、河智媛、趙娟週,前10名聲量排行榜幾乎被韓籍啦啦隊員「霸榜」。
反觀台灣啦啦隊女孩,雖然峮峮曾成功打入日本市場,甚至登上日本媒體專訪,林襄也橫掃各大綜藝節目,IG粉絲破百萬,但在應援聲量上仍遠不及韓籍成員。例如,峮峮的聲量僅396筆,僅為李珠珢的1/10。


值得注意的是,輿情系統分析中,文字雲就是一種數據視覺化工具,透過不同字詞的大小與顏色,直觀呈現特定主題中最常被提及的關鍵詞,方便分析輿論焦點。韓籍女孩的名字頻繁出現於文字雲且聲量高,代表她們在台灣職棒市場擁有極大影響力,且文字雲顯示的熱門關鍵詞幾乎都是韓籍啦啦隊名字,像是「李珠珢」、「李雅英」、「邊荷律」等,這也反映出韓籍啦啦隊在台灣職棒的強勢影響力。


韓籍啦啦隊崛起的三大原因
1. 網紅式經營模式
韓籍啦啦隊已不只是場邊應援者,更成功轉型為藝人與網紅。以李珠珢為例,她的「三振舞」不僅在台灣爆紅,不只在原片IG、抖音「病毒式」傳播,還帶動起模仿熱潮,更還有韓職、台職球迷間的討論。這種「偶像化經營」讓韓籍啦啦隊在球迷圈中建立忠實粉絲,透過直播互動、社群平台經營,甚至開設專屬會員制,吸引粉絲以實際行動持續支持。

2. 球團行銷策略轉型
樂天桃猿是中職最早引進韓籍啦啦隊成員李多慧的球隊,除了有首位韓籍成員的主打李多慧的個人魅力,搭配的加入,讓Rakuten Girls與韓國應援文化接軌,成功開創市場。之後,中信兄弟簽下邊荷律、李丹妃,台鋼雄鷹則找來安芝儇,味全龍則是直接挖走李多慧,統一獅與富邦悍將也加入這場「哈韓應援戰爭」。
富邦悍將總經理陳昭如透露,簽下李珠珢的談判過程長達半年,甚至秘密行動前往韓國親自與他面談與報告未來發展,證明球團對她在台演藝生涯有明確規劃,希望她能在台灣應援市場站穩腳步,當時一段傳出簽下年薪破千萬的合約,雖然在媒體見面會時遭陳昭如否認,但仍足見富邦簽下李珠珢的震撼程度。

3. 砲哥效應帶動應援經濟
在球場看球的叫球迷,專門扛龐大「大砲攝影機」拍攝啦啦隊的粉絲被戲稱為「砲哥」。文化在中職長期存在,部分球迷比起看比賽,更關注啦啦隊表現,甚至專門搶購啦啦隊熱區票,在中職場均觀賽人數超過6000人,最難搶的門票依舊是應援區門票,甚至被說是「髮香區」,就連2025年中信兄弟大巨蛋開幕戰一張近2000元新台幣的門票也遭秒殺。
《壹蘋》訪問到觀看啦啦隊資歷10年、一年進場超過60場的資深啦啦隊觀察家許少銓獨家分析,球迷的「應援經濟」已進入成熟階段,有人甚至砸下16萬元購買前Rakuten Girls成員YURI的人形立牌,也有粉絲送iPhone等高價禮物,或在女孩的直播中豪撒十幾萬元的「抖內」,只為換女神一個笑容或是人氣排行搒的名次,這種粉絲經濟正成為啦啦隊文化的一部分。

韓籍女孩的超高待遇
韓籍啦啦隊來台的待遇與本土成員存在巨大差距。據業界消息人士透露,韓籍啦啦隊的薪資由球團支付,屬於「重金禮聘」模式,年收入估計超過百萬甚至千萬,而台灣本土啦啦隊則是按照場次計酬,每場約5000至6000元,且需提早到場準備,工時長達7小時以上,甚至延長賽沒有額外加班費。
相比之下,韓籍成員除了基本薪資,還能透過應援活動、品牌代言與直播斗內等方式獲得額外收入,整體年薪動輒數百萬元,絕對遠高於在韓國平均月收其實不到100萬韓幣(約新台幣2.4萬元)的待遇。

台籍啦啦隊的挑戰與未來
除了球團的行銷策略外,粉絲的狂熱支持也是關鍵因素,台籍啦啦隊成員如峮峮、林襄或YURI等在不久前曾是「黃金時代」有粉絲不惜砸重金應援,甚至在女孩的生日或特定節日送上手機、平板電腦和奢侈精品,抖內更是家常便飯,成為球場上最最受關注的寶貝,但如今韓籍女孩大舉進攻,一時之間人氣、聲量不如以往。
面對韓籍啦啦隊的強勢進攻,台灣本土啦啦隊的挑戰越來越大,對此,專門播報球賽的緯來體育主播林東緯就表示:「我認為韓國的啦啦隊來到中職,確實掀起了很大的話題,也可以讓觀眾進場的意願提升許多,但主要還是因為有了球賽,才有啦啦隊進駐的市場,砲哥文化確實有挹注短期球隊收入的效應,但不能抹滅球賽的重要性,相輔相成才能成爲正面的循環。」


◎研究方法說明:《壹蘋新聞網》本次研究採用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統計期間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