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數位發展部、通傳會與衛福部今天聯合宣示「攜手共護網路新世代」,要用行動保護孩子的數位生活。根據iWIN統計,兒少平均每天上網3.96小時,首次接觸網路年齡更從8.7歲降到7.1歲,色情與暴力內容投訴最多,網路霸凌、自傷風險也隨之上升。為此,政府推出4大行動方案,包括提供免費數位工具包、強化家長教育、校園宣導及結合社會資源,讓家長更容易掌握孩子的網路使用狀況。
鄭英耀指出,手機與網路不是絕對的壞事,孩子會因為自拍、轉傳訊息而忽略與親人的連結,甚至造成心理壓力。他舉澳洲為例,推動校園手機管制一年後,學生成績與身心健康明顯改善。他強調,政策要有科學證據支持,手機管理要有彈性但也要有效,核心目標是保護孩子,不是單純禁止。
推薦新聞:壹蘋10點強打|碩士比丘尼賣靈骨塔竟被騙4800萬!賠上5筆房產 哭訴沒臉見師父(獨家)
教育部說明,這次行動方案的重點是幫助家長成為孩子的「數位守門人」。他們整理出免費又實用的網路管控工具,還做了教學影片和圖解手冊;各地也會加強推廣,讓家長學會設定上網時間、過濾不當內容。未來還會進一步與電信業者合作,提供家長門市協助服務。教育部強調,「理解與陪伴」才是讓孩子在數位世界健康成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