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行之發文表示,東京威力科創(TEL)先前大幅下修2025年第四季至2026年第一季營收近36%,當時曾預警應用材料,其他半導體設備廠及台灣 CoWoS設備大廠會不會也在2025年第四季至2026年第一季看到砍單?結果應用材料很乾脆,第三季營收(應用材料2025年會計年度第四季)落在62億美元至72億美元,季減1~15%,低於市場預期近8個百分點,年增率也從前季度的年增8%,變成年減5%。
應用材料在電話會議說明,公司第三季財務表現創下歷史新高,非GAAP毛利率為48.9%,非GAAP營業淨利率為30.7% ,非GAAP每股盈餘創新高為2.48美元、年增17%。
應用材料總裁暨執行長蓋瑞.迪克森(Gary Dickerson)表示,公司有望在2025會計年度實現連續六年營收成長,但也坦言公司正處於總體經濟和政策高度變動的環境中,導致短期內的不確定性增加、可預見性降低,包括對中國市場業務的影響。
陸行之表示,公司是說大陸客戶在消化產能,還有就是先進製程客戶(大概率是在說台積電、英特爾)因為市場集中度高及量產時程的原因造成下單非線形成長,無論如何,台積電今年資本支出成長超過30%、達到400億美元,明年不會少到哪裡去,之前又加碼美國資本開支到1650億美元,但應用材料及TEL在2025年都只有不到5%的營收年增,這多少跟大陸客戶砍單有關係。陸行之列出6大觀察重點:
1. 大陸客戶消化龐大成熟製程產能同步國產替代,調整2025年下半年美日大廠半導體設備訂單?
2. 台積電因美國關稅,232條款不確定性,入股解救英特爾等不確定性,採煞車停一下?
3. 車用/工業用產能利用率復甦緩慢?
4. 存儲記憶體資本開支今年下半年季增趨緩?
5. 還是因為進口關稅提高造成電子產品售價提高,再造成美國半導體需求轉弱嗎?
6. 英特爾舉棋不定,資本開支不定,一下子要放棄14A,一下子要分割晶圓代工,一下子要美國政府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