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大而美法案》將使半導體、機械、製造業等高資本支出產業,以及國防、邊境安全與小型股成為最大受惠者,反之,乾淨能源則將承受最大打擊。若結合政策推動,對於具靈活反應的製造與出口業者尤為有利:第一,減稅有助支撐消費;第二,投資獎勵刺激企業加碼投資美國;第三,放寬監管將加速企業投資審核流程;第四,川普與多國達成免關稅協議,加上美元偏弱政策傾向,將進一步提升美國商品出口競爭力。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為,債務佔GDP比重未必上升。該機構引用美國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與矽谷部分意見領袖觀點,認為美國可能複製1990年代的經驗,當時債務規模雖攀升,但因網路革命推升經濟,最終債務佔比不增反降。現今AI革命浪潮下,搭配減稅與投資獎勵,美國有望再度出現生產力驅動的高成長,讓債務水位維持可控。

摩根士丹利證券則是指出,市場雖暫時鬆了一口氣,但半導體關稅政策細節仍待釐清,包含企業移轉產能的緩衝期、是否給予足夠時間回美設廠,以及能否實際落地。短期內,企業可能傾向購買在美已有廠房的公司以取得豁免,但長期必須建構「多元世界」(multipolar) 與「在地消費、在地生產」的供應鏈。

彭博經濟研究同樣強調,半導體關稅的範圍仍未明朗,是否僅針對進口晶片,抑或涵蓋所有含半導體的終端產品,仍待官方釐清。即便美國製造的晶片可取得豁免,但仍需觀察終端需求的衝擊。研究報告指出,專注AI發展、客戶結構以企業為主的半導體公司如輝達(NVIDIA)韌性較強,相對而言,類比晶片與消費性電子半導體廠商恐面臨更大壓力。

此外,美國總統川普近期明言「強勢美元雖聽起來好聽,但弱勢美元更利於製造與出口」,顯示其政策思維與出口利益緊密掛勾。若再搭配聯準會有望重啟降息循環,以及美國AI產業領先地位,通用AI(AGI)雛型逐漸浮現,科學界預期未來兩年AI發展將推動生產力大幅躍升。綜合來看,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半導體與製造業雖短期承壓,但長期在AI驅動與政策護航下,美國經濟與股市前景仍被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