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近期表現最亮眼的產業包括工業、金融與能源,其中工業股漲幅14.11%居冠,受惠於國防與航空股表現強勁。例如波音與雷神科技今年來分別上漲22%與27%,勝過不少大型科技股。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亦提前佈局,包括去年第四季參與6%高息可轉換特別股方式加碼波音,近期受惠美中關稅協商與國防採購擴張,波音股價自4月低點反彈近六成。

金融股則受惠於潛在監理鬆綁,今年來上漲10.92%,為本基金重要配置之一。根據觀察,聯準會若下調大型銀行增強補充槓桿率(SLR),將可降低GSIBs的資本要求130億美元,並減輕存款機構子公司的資本規範2130億美元,有望提升銀行交易能力與市場流動性。花旗、摩根大通、富國銀行等個股也有顯著表現。

能源產業則被視為《大而美法案》的最大贏家,受惠於聯邦土地租賃恢復、特許權使用費率下調、碳捕捉技術補貼等政策支持。該基金第三大持股產業為能源,長期配置如雪佛龍等高配息標的,股利率達5%以上,7月以來僅3個交易日股價即彈升超過4%。此外,基金也以逾一成權重布局科技產業,特別關注半導體類股,預期將受惠於新建廠抵稅比例上調。

面對科技產業可能因監理條款收緊導致創新動能受限,基金經理團隊靈活運用股權連結證券策略,以選擇權執行價格控管下檔風險,同時利用權利金增強收益,以「進可攻、退可守」方式穩健參與科技成長契機。

富蘭克林全球債券團隊表示,整體股市表現不再集中於少數科技權值股,資金分散至工業、金融與能源等族群,有利多元布局策略。穩定月收益基金與全球穩定月收益基金均採靈活彈性操作,核心持有美國資產的同時,兼顧收益與成長機會。

其中,穩定月收益基金股債配置約各半,聚焦美國市場並分散於多產業,適合作為美元資產核心部位;全球穩定月收益基金則擴及全球市場,50%資產配置於美國以外地區,採股六債四策略,為有意參與全球收益與潛力成長機會的穩健型投資人提供多元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