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開場特別邀請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資訊室主任徐國偉分享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的未來趨勢,徐博士指出,人工智慧技術正在快速重塑企業財務與會計領域的運作模式,並深入說明企業實務上如何運用整合資料平臺(ERP、CRM)、雲端服務與視覺化工具等解決方案,建構完整的數據驅動架構。相較於傳統仰賴人工處理、操作複雜且整合性不足的工具,數位化轉型不僅顯著提升作業效率,更重新定義財務部門在企業策略中的關鍵角色,在這場技術驅動的轉型浪潮中,領導者更需思考如何及早布局及制定數位策略,才能在變局中創造新價值、引領未來發展。

相較於技術應用的分享,安永企業管理諮詢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彭德全協理將重點聚焦於「AI技術如何於企業內部落地實行」,彭德全提到,儘管流程數位化於企業中已為顯學,但於財務作業流程中,目前市場上仍有大部分企業停留於傳統人工財務作業階段。許多財務績效分析流程仍仰賴Excel工作底稿進行,若在尚未建立標準化流程與高質量數據的情況下,貿然導入AI輔助,反而容易因數據品質不齊與流程脫鉤等問題,導致AI應用效果不如預期,甚至影響整體效率與決策品質。

針對此一挑戰,正確且順利的數位轉型應以建立企業績效管理(Enterpris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EPM)平臺為基礎。透過平臺的導入,不僅可將原本分散於人工底稿的財務數據結構化、標準化地萃取出來,亦可結合自動化工具,取代過往高度仰賴人工的重複性作業,以提升財務數據的準確性與可追溯性,並進一步釋放財會人力資源,專注於更具價值的分析與決策支援工作。

當企業藉由EPM平臺奠定穩健的數位基礎後,即可進一步思考如何善用既有的財務資料,與AI技術協作,提升現有工作的品質與效率。以財務預測為例,AI應用可深入參與至預測模型中,透過數據模型分析各項預估指標之動因影響係數,將原本靜態的情境模擬進化為可動態調整的分析場景,有效找出策略方向與未來市場下的最佳決策結果。生成式AI(Gen AI)亦展現其於財務日常作業中的潛力,藉由與企業財務資料庫的整合,Gen AI可協助財務人員快速查詢臨時性分析數據,並即時生成相關報表內容,大幅縮短資料蒐集與彙整所需的作業時間。

彭德全提醒,企業若欲實現更為滾動式、敏捷的財務預測願景,除了導入合適的數位工具與平臺外,人才的培育與思維轉型同樣不可忽視。財務人員需持續強化對於科技應用的理解與跨域能力,才能在數位化與AI浪潮中,真正發揮財務職能於企業策略決策中的關鍵價值。

研討會壓軸由威科集團黃衍璁顧問帶來Gen AI模型於財務預測中的實務應用,深入解析人工智慧在預測流程中所扮演的價值角色。黃衍璁透過實際案例展示AI 在財務預測作業中的具體功能,包括:運用自動校對功能協助混亂的數據結構化、透過異常檢測提升資料品質,並結合驅動因素分析與智能預測,有效提升預測的準確性與效率。透過這些技術的導入,企業不僅能夠強化預測基礎與數據品質,更能在高度變動的環境中掌握關鍵洞察,做出更具前瞻性的決策。

本次研討會聚焦財務預測與 AI 應用,透過實務案例分享與前瞻觀點探討,協助與會者更深入理解 AI 技術在財務預測中的具體價值,亦清楚勾勒出企業未來數位轉型的方向。面對瞬息萬變的經營環境,唯有加速導入科技工具、強化數據治理並提升財務團隊的數位職能,企業方能在挑戰中掌握先機,邁向更具韌性與競爭力的財務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