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以英文致詞表示,從193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對猶太人進行社會排除,並在中期開始一系列有制度性、並有意識型態導向的種族滅絕。這些政策與指令,在極權制度下,造成約600萬名猶太人不幸喪生,另有數百萬包括吉普賽人、身心障礙者、同性戀者、以及其他理念不同者,也遭到迫害,實屬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紀錄。

賴清德提到,包含台灣在內的許多國家,都有訂定反屠殺的法令,每年也都會舉行紀念活動,除了悼念受害者、傳承歷史記憶,更重要的是,要強調反對仇恨和歧視的決心。

賴清德指出,23年前,台南的車路墘教會,成立了「台灣Holocaust和平紀念館」,是全台灣第一座猶太人紀念館,也是亞洲第二座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成立的使命就是呼籲人們:「忘記仇恨、彼此相愛;杜絕戰爭、崇尚和平」。館中許多物件都是來自猶太人,不僅串起台灣和以色列的連結,也讓台灣人民能夠了解猶太人的境遇,共同珍惜得來不易的和平。

推薦新聞:提醒解凍報告「別被誤會早寫好」竟被肉搜!李慧芝:不妥也不公

賴清德強調,和平無價,戰爭沒有贏家。我們會和民主夥伴國家,繼續深化合作,維護區域和世界的和平穩定。台灣也將持續做出更多貢獻,跟國際社會共同捍衛民主、自由和人權。

賴清德說,今天的紀念活動,不僅是對過去的回顧,更是對未來的警示,提醒我們,仇恨、偏見、與極端主義對全體人類的威脅,而良知、正義、民主及人權,是抵禦暴行與專制的重要力量。

賴清德表示,「我們不只不遺忘歷史,更應該不分彼此、團結合作,共創美好幸福的未來,讓我們一起努力,確保下一代能夠生活在更加公正、和平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