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調查,36歲郭姓、35歲徐姓男子,以及31歲彭男、30歲黃女夫妻檔,4人分別在臉書、IG等網路社群刊登洋酒及手機銷售訊息,由於群組並非公開,加上犯嫌取得的帳號有些加入已久,且商品價格優惠,群組成員不察上當,匯款進入指定帳戶後,犯嫌就會以「物流延誤」、「缺貨」、「重新排單」等理由拖延交貨,不斷「鬼打牆」,被害人發現被騙時,多半已過了一陣時日。

推薦新聞:被騙得不「輕」! 直播主網戀正妹 本尊竟是重量級冠軍女選手

南市刑大科偵隊隊長蘇毓翔強調,這類「假網拍」詐騙手法層出不窮,算是「詐騙基本款」,但不少受害者可能因遭騙金額不大未報案,近年來犯嫌用來詐騙標的物價格提高,民眾權益損害更大,經專案小組深入調查,統計後共有51名民眾遭此手法詐騙,損失金額已逾250萬元。

警方7、8月間前往高雄、台中逮人,起出手機、現金等贓證物。讀者提供
警方7、8月間前往高雄、台中逮人,起出手機、現金等贓證物。讀者提供

專案小組見時機成熟,7、8月間持搜索票、拘票兵分多路,前往高雄、台中等地將彭男等4人查緝到案,其中彭男、黃女還是夫妻檔,4人均無業,專門做詐欺賺錢,身上都有前科,4人因證據確鑿,詢後依詐欺罪送辦,並依其犯罪情節輕重及共犯結構裁定羈押,南警將持續清查帳戶,追查幕後詐欺集團成員到案。

南市刑大大隊長李宏倫提醒,在社群平台、網路社團或即時通訊群組販售的高價值商品不可輕信,在價格明顯低於市價時更要提高警覺,防範網路購物詐騙的最佳方法就是「不急、不貪、多查證」,並使用具第三方支付保障的平台,避免私下交易。

彭男等4人被依詐欺罪送辦,其中2人聲押獲准。讀者提供
彭男等4人被依詐欺罪送辦,其中2人聲押獲准。讀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