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說明,《金鐘60/60特展》共分為4大主題展區,以不同角度呈現台灣廣播與電視產業60年來的發展軌跡,特別打造成「娛樂世界」般的沉浸場域,讓觀眾可以透過互動體驗,從幕前走到幕後,完整感受金鐘60的光輝軌跡與精彩瞬間。

獲得特別貢獻獎的陳淑芳憶起早年電視劇的艱辛,「以前電視劇前3天要排,當天中午現場直播,台詞都要記得。」她分享一次驚險經歷,男主角忘記台詞,導演解圍進了廣告,她還要身兼廣告演員緊急救援,才終於化解危機。

陳淑芳還憶起當年曾和金城武一起演出電視劇《草地狀元》,她大讚對方拍戲認真,「金城武當時還是學生,在裡面演郎雄的兒子,看看他現在很棒」。

身體硬朗的陳淑芳透露每次健檢都沒有紅字,答應醫生自己不熬夜,但一定要繼續演戲,不過陳淑芳也說演了60年,唯一沒有得到的就是金鐘獎最佳女主角獎和女配角獎,誓言一定要補齊人生就圓滿了。

台視製景師葉輝龍(右)回顧從學徒到師傅一甲子的歲月,盼木工技藝有人傳承。文化部提供
台視製景師葉輝龍(右)回顧從學徒到師傅一甲子的歲月,盼木工技藝有人傳承。文化部提供

現年80歲仍與台視保持「一年一約」的製景師葉輝龍回顧職涯,他從13歲當學徒,至今仍堅守崗位。他感慨地說,「道具跟佈景都有時間限制,做出來又要逼真,(台視)收納空間少,怎麼樣拆搭、怎麼樣回收使用都要想辦法。」展覽現場也展出《嘉慶君遊台灣》的大船道具照。

葉輝龍笑說:「當時兩個人而已,花了36天才搭好,很開心陳亞蘭看到成果很滿意。」他表示,現在台視木工只剩下兩人,另一位也已經70多歲,深深希望年輕人能踏入這個行業,傳承這門技術。

李遠則表示,今年除了是金鐘60,也是二戰結束80年,走過這80年的台灣,「已經成為一個生命共同體」,從最近花蓮光復災後許多「鏟子超人」協助清淤、重建,能夠凝聚如此巨大的力量,最重要就是靠電視、廣播的傳播力量。即使社會可能有些紛亂、或許也有很多假訊息,但是每天早晨廣播裡的路況報導,仍然為我們開啟希望的一天。

文化部長李遠(中)出席金鐘60特展開幕。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長李遠(中)出席金鐘60特展開幕。文化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