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英國一項追蹤8萬8千名配戴穿戴裝置的研究發現,10點到11點入睡的人,心血管疾病風險最低。若延後到午夜前才睡,風險增加12%;超過午夜更飆升25%。過早或過晚入睡,都可能讓睡眠品質受影響。李唐越提醒,給自己一點彈性,反而比較放鬆,也更容易熟睡。
不過,睡眠困擾有時並不是單純的作息問題。研究顯示,BMI超過25的人,睡眠障礙風險比正常者高出33%;肥胖者甚至是過重者的2倍。肥胖會導致呼吸道壓迫,增加睡眠呼吸中止風險;血糖不穩則可能造成淺眠或夜醒;而慢性發炎則會讓睡眠修復能力下降,白天總是覺得疲倦。
推薦新聞:壹蘋10點強打|六月辣到該邊快走光 私會勾纏GUCCI男(狗仔直擊)
李唐越強調,睡眠與代謝是雙向干擾,晚睡會影響荷爾蒙和血糖,而體脂過高、血糖異常、慢性發炎也會破壞睡眠品質。若長期睡不飽、白天沒精神,即使調整作息仍無法改善,就應檢查體脂率、血糖與發炎指標,透過專業醫師協助,才能真正找出問題,恢復健康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