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銘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偶爾冷一點、抖一下,竟然能啟動身體抗癌、控糖的開關,讓身體吃點苦,反而更健康,也說:「身體的代謝,其實是可以被重新訓練的。」

根據研究結果,當人跳進水裡的那一刻,身體正在啟動一場深層的代謝革命。他強調,這不是在拚意志力,也非單純想求刺激,而是讓細胞重新學會如何有效地運用能量、穩定血糖,甚至切斷癌細胞的養分來源,更有可能喚醒身體代謝智慧的開關。

醫師解釋,不是只有運動才能控糖,發抖也可以。這樣的冷和發抖,不只改善了血糖的調控能力,還能讓癌細胞因此「搶不到糖」,在搶糖大戰中節節敗退,進而失去生存條件。

他以2024年《Nature Metabolism》的研究結果指出,該研究的母體是15名過重或肥胖的成人,其中不少人都有血糖偏高的問題。在測試中他們沒做劇烈運動,也未吃藥,只是每天冷一下,以穿著輕便衣物的方式,讓自己待在冷房裡,以致身體「輕微發抖」一小時,連續10天。

結果顯示,包括測試者的空腹血糖、血脂、血壓都下降了,連體內負責將糖運進細胞的「葡萄糖運輸蛋白」(GLUT4)也都開始動起來。肌肉變得更會吸糖、用糖,胰島素的效果也變好。

以癌友來說,醫師更指出2022年另一篇發表在《Nature》的研究還道出一項驚人事實,研究中直接把「冷訓練法」以癌症小鼠進行測試,結果在4度C的低溫下,癌細胞竟然長不大了,甚至連最難治的胰臟癌,生長速度也明顯減慢。他表示:「癌細胞最怕的不是藥,是搶不過糖。」

研究團隊發現,這項搶糖大戰的關鍵在於「冷」讓棕色脂肪啟動,棕色脂肪則是「糖的指揮官」,開始大量吸收血液裡的葡萄糖,只要讓它醒來,癌細胞和壞脂肪就會慢慢被餓死。

因為癌細胞也靠糖活命,當糖都被棕色脂肪搶走,癌細胞就像是油箱見底的壞車子,動彈不得。這項研究在用到人體實驗中也證實冷一點,糖就進不去腫瘤。

那要如何做到「微冷」?醫師強調,讓身體微冷不是折磨自己,而是讓身體「有感」。可以在冷氣房內穿少一點,維持在16至20度之間,每日30到60分鐘。此外,在早晨洗臉時用冷水或泡泡冷水腳,讓身體輕微抖一下,也是日常可行的方法。

醫師並提醒想靠微冷讓身體健康的民眾,表示「微冷」還需「微動」,加點伸展、甩手、快走,搭配冷的刺激,更能喚醒肌肉的吸糖力。醫師說:「這樣寒帶的人比較不會得癌症嗎?」其實要看「有沒有冷到動起來」,才是得到微冷利多的關鍵。

他指出,如果一個人住在寒帶,但整天都待在暖氣房裡,身體沒有感受到寒冷刺激,那棕色脂肪根本不會被啟動,代謝也不會被改變。反之,如果在台灣這樣的亞熱帶地區,透過人為控制溫度,包括使用冷氣、冷水、冷敷,也一樣可以啟動身體的冷適應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