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伊科病毒從今年2月起就高居社區檢出病毒排行榜首,迄今未見下降。由於暑假期間探訪、抱嬰活動頻繁,新生兒接觸感染風險仍高。羅一鈞坦言,雖然母乳傳染腸病毒的證據還不夠明確,但為保安全,已建議疑似感染的媽媽在疾病期間「暫緩哺乳」,並持續泌乳待康復後再恢復餵母奶。
因應疫情升溫,疾管署已修訂「新生兒腸病毒臨床處置建議」,重點包括:一、孕婦產前要落實衛生防護、避免感染;二、產婦與家人如有疑似腸病毒症狀,醫院應主動評估;三、密切觀察新生兒有無發燒、活力差、肝指數異常等早期警訊;四、對於早產兒等高風險嬰兒,若母親疑似感染,應與醫師討論是否暫停哺乳。
推薦新聞:壹蘋10點強打|南港高工棒球總教練把家長當肥羊宰!違法討錢「幫自己加薪」校方竟包庇(獨家踢爆)
目前腸病毒就診人次仍處高原期,第27週(6月29日至7月5日)門急診就診人次為6772人,與前一週相當。羅一鈞提醒,新生兒感染初期症狀常不明顯,但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引發心肌炎、腦炎等重症,家長應提高警覺,出現嗜睡、抽搐、持續嘔吐等情況要立刻就醫。
疾管署呼籲民眾落實勤洗手、消毒、戴口罩等防疫習慣,家有嬰幼兒者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密閉空間,若幼童出現症狀也應避免接觸孕婦與新生兒,避免疫情持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