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醫師也提醒,低血壓最需要注意的不是「多低」,而是「變化幅度」。舉例來說,如果平常血壓是140/90 mmHg,突然掉到120/80 mmHg,可能就會出現頭暈、噁心、沒力等不適症狀。這種情況即使數值看似正常,也算是「相對性低血壓」。尤其像是突然起身時頭昏眼花的狀況,常見於年長者或缺水的人,這類「姿勢性低血壓」多半是因血液循環調節跟不上姿勢變化,建議動作放慢、多補水、適度運動來預防。

施奕仲醫師也特別提到,有些人因為吃降血壓藥出現不舒服,其實是藥效下降太快造成的。比方說從180 mmHg一下降到150 mmHg,身體難以適應,出現暈眩不適。他建議應該循序漸進地調整劑量,才不會讓患者對藥物產生抗拒心理。此外,若服藥後感到不適,也應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調整藥物種類。

推薦新聞:壹蘋10點強打|柯震東見IU一秒變粉絲拍同框照(狗仔直擊)

最後,施醫師提醒,天生低血壓的人平時要養成運動習慣,讓心臟更有承受壓力的能力,也要注意飲食營養,避免血壓再往下掉。如果出現長時間的頭暈、昏厥等情況,更應該透過健康檢查,像是動脈硬化檢測、心臟超音波等,來找出背後可能的病因。長期記錄血壓、建立自己的「基準血壓」,才能提早發現異常,守護健康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