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原優說明,百日咳可能經由吸進飛沫,或手觸碰到噴嚏、鼻涕等分泌物沾上「百日咳菌」而感染,在5至10天的潛伏期不會出現症狀。初期症狀與一般感冒差別不大,因此患者常常延誤就醫。

而百日咳的病情,咳嗽的情況會日漸嚴重,嚴重可能咳到嘔吐,長時間的咳嗽也相當消耗體力,尤其嬰幼兒的咳嗽較不明顯,但可能出現呼吸停止的狀況,家長需要嚴加注意。

倉原優呼籲,一旦出現呼吸道症狀一定要戴口罩,外出後必須洗手、針對手指消毒、室內空間經常讓空氣流通、注意營養攝取及休息、接種相關疫苗,如家中有感染者,請將毛巾、餐具等用品確實分開。

台灣則將百日咳列為第三類法定傳染病,根據疾管署資料指出,百日咳沒有流行季節,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病患多半是5歲以下兒童,好發年齡主要在6個月以下嬰幼兒,其他年齡層病患大多症狀輕微;得過百日咳後,通常可以獲得較長期之免疫力,但無研究顯示可終生免疫。

疾管署提醒,大部份病患都不會引起併發症,但是營養狀況不良病患,以及併有腸道、呼吸道感染的病患,或6個月以下嬰幼兒是併發症與死亡的高危險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