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健署調查,30至39歲族群高血壓比率為9.7%、高血糖2.5%、高血脂18.7%,有明顯年輕化趨勢。台北市衛生局長黃建華指出,這些都是慢性病前兆,健康檢查變得更加重要。從114年起,30歲以上每5年可檢查一次,項目包括量血壓、抽血、驗尿、身體檢查與衛教諮詢等,幫助民眾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及早介入調整。

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洪德仁表示,代謝症候群雖不是疾病,卻是重要的健康警訊,若有腰圍粗、血壓高、血糖高、三酸甘油酯高或好膽固醇低等5項指標中符合3項,就要特別注意。慢性病與代謝症候群息息相關,預防它就是防慢性病的關鍵。

推薦新聞:壹蘋10點強打|山寨版紅線誰畫的?連警察也被騙 女駕駛收罰單「怪怪的」一查竟有詭 (獨家爆料)

台北市目前已有221家診所加入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針對20至69歲高風險族群進行評估、追蹤與年度管理,幫助民眾控制體重、戒菸、運動,改善健康數據。111年至113年間,已服務1萬696人。此外,糖尿病或腎臟病患者還可透過「大家醫計畫」,享有社區醫療群提供的個人化照護與數位健康追蹤服務,打造更完整的慢病管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