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是,當藥物加到最高劑量後,A小姐的強迫症狀竟然改善了不少,但她卻開始出現瘋狂購物、信用卡刷爆、失眠、多話、半夜打給朋友討論創業等躁期症狀。這讓她困惑又害怕,直到到新竹求助身心科醫師尤冠棠,透過「近紅外線腦光譜儀NIRS」檢查,才確診為同時罹患「強迫症+躁鬱症」,經調整用藥後,症狀才穩定下來。

尤冠棠指出,有多達20%的強迫症患者,其實同時合併躁鬱症。他們的強迫行為會隨著情緒波動而起伏,例如在情緒好(輕躁期)時強迫症狀變輕,情緒低落(憂鬱期)時反而惡化。如果只用一般的抗憂鬱藥物治療,很可能效果不佳,甚至被誤認為「頑固型強迫症」。

推薦新聞:壹蘋10點強打|飛韓做醫美貪便宜代價大!醫師揭3大隱形成本 設備藥材難辨真假

傳統的躁鬱症診斷方式多依靠醫師問診與問卷,但存在誤判風險。尤醫師分享,使用近紅外線腦光譜儀NIRS能客觀觀察大腦前額葉的血流變化,準確率達80%,還能搭配「躁鬱指標(Bipolar Index)」協助判斷病症,讓治療更精準有效。

除了藥物治療外,尤冠棠也提醒,預防情緒疾患可從營養補充與生活習慣著手。像是攝取EPA(Omega-3)有助穩定情緒、降低發炎風險;補充維生素D3能減少季節性情緒波動。再加上規律作息、適度運動、不熬夜、維持社交互動與壓力管理,都有助於情緒健康。若身邊親友出現類似症狀,千萬不要輕忽,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