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馬光中醫診所的林良鴻醫師表示,穀雨節氣的濕氣會讓人體內的脾胃功能出現問題,進而導致腸胃症狀變多,像是消化不良、沒食慾。若濕氣進一步影響呼吸系統,還可能出現喉嚨有痰、鼻水多、皮膚水腫等狀況。當氣溫進一步升高時,還可能引發皮膚搔癢、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問題。

想要趕走體內濕氣,中醫師建議可以試試「排濕茶飲」與「排濕藥膳粥」。茶飲材料有黃耆、陳皮、茯苓和生薑,泡熱水後每天喝一杯;而藥膳粥則是將黃耆煎汁加入薏仁、白米與陳皮粉煮粥,早晚各吃一次,有助利濕健脾。不過林醫師提醒,若有發燒、急性發炎、癌症或正在月經期的人,使用前最好先諮詢中醫師,以免補過頭反而出問題。

推薦新聞:壹蘋10點強打|何守正恢單7年有人陪 揮別小嫻帶正妹回家(狗仔直擊)

除了喝茶吃粥,也可以透過按壓穴位來輔助保健。林醫師推薦三個穴道:豐隆穴能幫助水分代謝、三陰交穴促進腸胃吸收、太衝穴則有助疏肝理氣,三者合用效果更佳。建議每天按壓3~5分鐘,搭配深呼吸,讓循環更順暢,排濕效果加倍。

日常生活中也要避免久坐久站,建議多走動、做點慢跑或游泳運動,多流汗能幫助身體排出濕氣。不少人怕水腫就不敢喝水,其實這樣反而會讓代謝更差。記得適量補充水分,保持代謝暢通,才能輕鬆迎接濕熱夏天。

彰化馬光中醫診所林良鴻醫師。馬光診所提供
彰化馬光中醫診所林良鴻醫師。馬光診所提供
中醫師傳授穀雨保養3穴位。馬光中醫提供
中醫師傳授穀雨保養3穴位。馬光中醫提供
中醫師推薦穀雨排濕茶飲配方。馬光中醫提供
中醫師推薦穀雨排濕茶飲配方。馬光中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