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腎水腫的原因眾多,包括尿路結石、腎發炎、攝護腺肥大、腫瘤壓迫。此外,糖尿病與脊椎損傷患者因神經性膀胱問題,可能導致排尿不順,進一步引發腎水腫。
急性腎水腫常伴隨腰痛、噁心、嘔吐,甚至發燒,這類患者應立即就醫,透過超音波、X光或電腦斷層檢查找出阻塞原因。慢性腎水腫則症狀較不明顯,但若未及時處理,腎臟可能逐漸萎縮,最終導致腎衰竭。
推薦新聞:壹蘋10點強打|高凌風獨子記取酒駕教訓 賓士車晾在家裡(狗仔直擊)
治療方式視病情嚴重程度而定,較輕微者可定期追蹤,若影響腎功能,則須考慮手術,例如體外震波碎石、輸尿管鏡取石,或放置雙J管幫助引流。當腎臟因反覆感染導致敗血症風險增加,醫師可能會建議切除受損腎臟,以保全患者健康。
腎水腫的發現多半是意外檢查時才察覺,特別是攝護腺肥大、糖尿病、脊椎損傷患者,應定期接受腎臟檢查。此外,不明蛋白尿、頻尿、排尿困難都是腎功能異常的警訊,建議儘早就醫,以免錯過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