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庇護島成了新危險區
消基會表示,行穿線退縮及增設行人庇護島原為了減少行人事故,但以台中市為例,僅在北區的短短兩個月內,就發生了16起汽車左轉自撞行人庇護島的事故,反映出行人庇護島未能有效達到保障行人安全的目的,反而成為了駕駛的新危險區域。
行人庇護島原本設計是為了讓行人在過馬路時能夠暫時避開車流,避免在路上停留過長時間。然而,這些設施在夜間或光線不佳的情況下,缺乏明顯的標示,使得駕駛者在行駛過程中容易忽視,尤其是左轉車輛常因為視線受阻,未能及時避讓行人或其他障礙物,進而發生碰撞事故。
推薦新聞:大巨蛋也將有「阿妹條款」?演唱會釀天花板龜裂 北市說話了
消基會建議,政府應該在行穿線退縮及增設行人庇護島時,應加強對行人庇護島的設計與標示,並增設反光條等可視性高的標識設施,提升其在夜間或光線不足時的可見性。
行人誤認違規也要被禮讓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34條修正案上路後,駕駛在行人穿越道、可供行人穿越之交叉路口等地方應暫停讓行人先行通過,消基會也直指,這項規定實施初期就引發了不少爭議!包含行人邊滑手機邊過馬路,甚至當救護車鳴笛要通過時,仍有行人持續漫步在行人穿越道上,不僅危及自身安全也恐延誤救援時間。另有少數行人對於新法規的理解不夠完整正確,誤認為即使自己違規,駕駛也應無條件禮讓行人等。
消基會表示,主管機關對於目前行人正確的交通行為及違規認定應做更完整明確的定義及更積極的教育宣導,如在行人穿越道上走到一半變紅燈行人是否可繼續行走、黃網線路口如未設置行穿線是否可穿越道路,以及路口間的行穿線距離如太遠(超過100公尺)可在其間穿越道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