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中指出,與其擔心關稅問題,台灣更應關注美方推動的232調查,可能涵蓋戰略物資如半導體。不過多數台廠早已在越南、東南亞、墨西哥完成多元布局,不僅能規避反傾銷稅風險,也具備轉單與製造外移彈性,有助穩定接單並維持成本優勢。

就AI趨勢來看,趙志中分析,美國已啟動AI行動計畫,川普提出簡化監管、放寬環評、加速半導體與資料中心建設等措施,對台積電等供應鏈形成利多,也帶動美國本地伺服器、電力、租賃市場同步成長,相關基礎建設題材將是長期投資亮點。

趙志中認為,NVIDIA晶片近期已獲准銷往中東,代表川普政府與當地完成部分供應協議,將引發AI資料中心新一波建設潮。至於中國市場,雖然受限於技術封鎖,但H20晶片解禁及中美關係趨緩,對AI伺服器、散熱、滑軌等零組件產業構成實質利多。不過他也提醒,中國市場競爭激烈,尤其PCB、DRAM等產業正面臨「內捲」壓力,即便需求回溫,仍須警覺利潤被壓縮的風險。

針對台股後市,趙志中認為,台股已完成4月不確定性修正,近期呈現V型反彈,但市場情緒升溫至高點,第三季恐怕上檔有壓力,但是下檔也有撐盤,主要還是看美系CSP的資本支出會不會繼續升高。他強調,AI題材仍是市場主旋律,搭上供應鏈的台美科技股表現強勢,反觀未及時切入AI的企業如蘋果與微軟,股價明顯落後,反映出企業策略執行差異。

趙志中預估,台股年線22,000點將形成下檔強力支撐,但下半年NB品牌拉貨高峰已過,電子終端需求轉趨保守,企業展望可能轉淡。若關稅問題全面明朗,短線也恐出現「利多出盡」修正風險。他建議投資人操作上宜採審慎分批布局策略,避免追高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