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政經來看,美日達成貿易協議,日本開放市場並對美加大投資,美國則將對日關稅調降至15%,促使日本股市連日走高,顯示資本市場高度正向解讀此協議。市場也預期歐盟、南韓等國有望仿效,日本模式成為台灣關稅談判的參考依據。

觀察類股表現,上週傳產股補漲氣勢強勁,玻璃陶瓷族群大漲18.2%、塑膠股漲6.3%、鋼鐵股上漲3.5%。科技股表現相對疲弱,電腦與周邊產品小跌0.6%,資訊服務與其他電子分別下挫3.2%、2.9%。永豐分析,資金明顯自高基期的科技股轉向低基期傳產股,反映市場短線偏好補漲題材,但中長線仍看好AI趨勢,建議相關持股續抱。

在資金動能方面,上週集中市場三大法人合計買超達563.41億元,外資買超401億元,自營商(含避險)買超214.99億元,僅投信小幅賣超52.57億元。融資餘額增加至2292.27億元,融券則減少35,711張,顯示散戶仍多數觀望。上櫃市場三大法人則合計賣超95.95億元,融資增加4.86億元、融券增加3,402張。

展望本週,永豐提醒幾項觀察重點:首先,美台關稅協議結果即將出爐,若能比照日本模式,台股將有望突破23500點壓力區;其次,投信操作轉趨保守,主力資金縮手,顯示對短線評價偏中性;第三,中國7月宣布啟動總投資達1.2兆人民幣的「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帶動鋼鐵、水泥、塑膠等內需傳產行情,不過由於工程周期長,相關產業利多尚需時間發酵。

本週也有許多經濟數據公布,包括7月31日中國官方製造業PMI,8月1日美國7月非農就業報告、失業率與ISM製造業指數,均為評估景氣趨勢的重要指標。企業財報方面,微軟、AMD、聯發科、台達電等公司也將陸續召開法說會公布財報,牽動科技股短線表現。選擇權籌碼部分,8月最大未平倉量顯示CALL集中於25000點,PUT則於21000點,顯示市場對多空區間已有預期。期貨方面,外資台指期淨空單略減至47,417口,對盤勢態度略偏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