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開放原始碼的AI模型「Llama 3.2」,現在不只在地球紅,也要在外太空發光了。美國科技公司Booz Allen宣布,已將經過微調的Llama 3.2部署至國際太空站(ISS)國家實驗室,協助太空人進行地面無法完成的科學研究,並解決失去地面連線時的運算需求。
選用Llama最大關鍵在於其開源性與靈活部署能力。由於ISS無法穩定連網,Llama可以離線運行、保護機密資料,同時省去將資訊傳回地球處理的風險。此外,公開的「模型權重」也讓Llama能快速適應實驗室的新條件,兼顧低成本與高機動性,非常符合太空環境的超高要求。
這次「Space Llama」計畫,集結了Booz Allen的A2E2系統、HPE的Spaceborne Computer-2超級電腦、NVIDIA加速運算技術,與Meta的視覺AI功能,打造出一套精簡、節能、超高效能的太空專用AI系統。透過NVIDIA CUDA與cuDNN、cuBLAS加速庫,AI推理速度從幾分鐘縮短到只需一秒出頭,讓太空人能夠即時取得關鍵資料、進行快速決策與敏捷研究。
不只會聊天,Space Llama還能處理文字、圖片、聲音等多模態資料,像是協助太空人即時查閱技術手冊、執行緊急修復,完全不必靠網路。這也是繼Booz Allen去年8月於ISS上成功部署生成式大語言模型後,再次在太空領域推進的重要一步,為未來月球與火星探索、衛星與無人機技術、自主系統發展打下基礎。
Booz Allen首席技術長Bill Vass表示:「Space Llama直接將AI帶到太空前線,不僅讓太空人能快速維修與維護ISS,更加速了太空探索與科學研究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