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邀請財政部、經濟部、農業部及公平交易委員會就「防範中國大陸產品低價傾銷及透過台灣洗產地問題之因應策略」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為了報復川普對中國大陸出口至美國的產品,加徵145%的高額關稅,立委吳秉叡質疑,美國與台灣對商品產地的認定上有所落差,恐導致「台灣幫忙中國洗產地」疑慮。

吳秉叡質詢指出,美中貿易戰使得「洗產地」問題被重視,2018年至今財政部總共罰了多少金額。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自貿港區抓到43件,處罰100多萬,未來將擴大查查範圍,每2個月向財委會提查察報告。吳秉叡另質詢「財政部鼓勵民眾檢舉洗產地,是否增加誘因給予獎金?」財政部表示承諾研議檢舉洗產地給予獎金。

熱門新聞:經部將辦全球搶單大會估創5億美元商機 於福岡設「境外關內」據點

為防堵中國出口貨品為規避美國加徵關稅,透過偽冒台灣製造後再違規轉運「洗產地」至美國,財政部今表示,提出「三道防線」防堵違規轉運,分別是 事前預防、 事中嚴查、 事後懲罰三道防線。

「事前預防」部分,財政部表示,將配合經濟部公告,要求廠商出口時檢附證明文件,並與經濟部合作,篩選高風險貨物及廠商嚴審,海關也要主動提示注意訊息,輔導出口廠商強化法遵。

「事中嚴查」部分,財政部表示針對出口美國貨物,篩選可疑目標,海關查驗貨物時,嚴查產地,針對高風險業者,海關於保稅倉間加強查核貨品標示,保稅區監管關員依據財政部關務署提供資料,篩選高風險保稅業者進儲貨品,於各保稅倉間實地查核存倉貨品標籤及產地標示,並將查核結果納入風險分析。 

「事後懲罰」部分,財政部表示海關查獲廠商未依規定標示產地或標示不實,最高可處新台幣300萬元罰鍰或禁止1年輸出入貨品;若海關於自由貿易港區查獲違規廠商,可停止廠商6個月以下進儲貨物或廢止營運許可。此外加強國際合作,協助境內查核,若國外執法單位發現有從我國進口的異常可疑案件,可透過雙方合作協議通報海關協助提供書面資料,必要時由相關主管機關派員陪同國外調查官來台實地訪查。

吳秉叡另質疑,美國與台灣對商品產地的認定上有所落差,美國會不會認為台灣在幫忙中國洗產地,建議台灣銷入美國的產品,原產地定義要跟美國採取接近或一致標準,以排除「洗產地」疑慮。對此經濟部次長江文若指出,經濟部會積極鼓勵降低產品含中成分,輔導業者進行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