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芷菱指出,台股目前已跌破年線與兩年線,若以2022年低點為起算,黃金切割率50%與61.8%位置顯示技術面已醞釀反彈條件。張芷菱透露,美國財政部長推動的阿拉斯加能源計畫,正尋求與台日韓等亞洲夥伴合作,可能是緩和對等關稅的重要談判籌碼。
至於科技產業方面,晶圓代工龍頭3月營收達2859.6億元,年增達46.5%。張芷菱認為,在AI應用帶動下,今年全年營收可望成長24%至26%。儘管關稅威脅猶在,但AI伺服器需求強勁,長線趨勢未變,關鍵仍在觀察供應鏈移轉與各國貿易協商進展。
全球股市近兩週深陷極度恐慌氛圍,外資大舉撤離亞洲市場,僅台股逆勢獲得資金青睞。根據資料顯示,上週台股吸引5.19億美元資金流入,為唯一獲得外資淨買超的主要亞股市場。相較之下,南韓與印度資金流出最為嚴重,分別遭外資提款近30億與21億美元,成為資金撤出重災區。從各市場漲跌幅來看,東協股市表現相對穩健,越南與泰國小幅上漲0.97%、0.31%,菲律賓與印度跌幅亦控制在0.3%以內。反觀台股則受補跌壓力拖累,上週單週重挫8.31%,表現敬陪末座,成為亞股中跌幅最深的市場。
PGIM Jennison美國成長基金產品經理彭子芸指出,4月9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針對多國商品實施為期90天的關稅暫停,稅率暫定10%,激勵美股強勁反彈。此外,市場亦傳出科技產品關稅可望豁免。波士頓聯準銀行總裁也釋出鴿派訊號,強調在市場動盪時,聯準會將不排除出手穩定金融秩序。
儘管通膨年增率稍有回落,彭子芸提醒,核心通膨仍高於2%的目標,加上長天期公債遭拋售,反映投資人對通膨與需求走勢的擔憂。當前通膨壓力主要來自供應鏈限制與關稅所帶來的成本推升,而非需求疲弱,未來若未見勞動市場降溫,聯準會恐不易貿然降息。市場目前預期全年降息幅度將達五碼。
陸股方面,面對美中貿易對撞升級,美國擬自4月10日起對中國商品課徵145%關稅,引發國家隊加碼A股。PGIM保德信大中華基金經理人陳舜津表示,匯金公司增持,央行亦釋出再貸款支持訊號,全力穩定資本市場。研究機構預估,若最終實施54%平均關稅,中國未來12個月GDP增速恐下修2%至2.5%,主要衝擊來自出口、投資與內需。
陳舜津分析,雖然短期盤勢仍受壓抑,但陸股相較其他市場仍具評價與籌碼優勢,指數回測空間有限。選股方向宜聚焦公用事業、必需消費、金融與醫療等具防禦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