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如鈞表示,31日排審《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條文修正草案,三黨委員在委員會進行逐條討論。經過112分鐘廣泛討論、125分鐘的逐條審查,共237分鐘的充分討論,藍白綠都充分表達意見,全程公開透明實況播出,歡迎大眾檢視。

他透露,最終民進黨召委及在場委員也表示「不反對更多討論」,林宜瑾召委也主動溝通協商,讓《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六條為主及修正動議先送出委員會,進入院會進行後續討論。

至於網路又開始謠傳表決方式有問題,葛如鈞回應,一般在委員會本來就是讓每位委員充分發言、充分討論,所以一般不採記名表決。在場藍綠白的委員每位均有表達意見,經過237分鐘,將近4小時的討論,民眾都可以清楚每位委員的意見與立場,所以沒有採取記名表決之必要性。另外,委員舉手表決時也全程公開透明,大家都知道每位委員的投票動向,否則怎麼會有清楚的圖片在網路流傳呢?還標記好名字。

「顯然民進黨只把議事人員和官員時間當空氣,把記名表決拿來當杯葛工具,我們絕對不同意。」

葛如鈞指出,民進黨不想讓大家知道的事實其實很簡單:  

1.全球面對缺電危機,各國都在推動核電延役。

2.中研院都說得很清楚:核廢料水池和乾式儲存設施目前都有空間,根本不是民進黨講的「不知道放哪裡」

3.要不要延役,不是立法院喊了就算,是行政院要提、台電跟核安會都要點頭,三方一致才能繼續運轉,根本沒有所謂的強行通過。

4.現在只剩核三還在運轉,5月17日就要關機,其他核電廠都已經停了,民進黨還在講核一、核二,是活在過去嗎?

5.之前恆春鄉長也來參加公聽會,表態支持延役,因為他知道:地方需要穩定供電,台灣不能缺電!

葛如鈞強調,出委員會只是給院會一個討論機會,也是給台灣未來的能源穩定一個機會,套一句民進黨常說的「時空環境不同」,他諷刺,「現在的技術已經比多年前進步,民進黨卻還在拿過去的極端案例恐嚇大眾、完全扼殺討論空間?民進黨不做事、只會時間暫停活在過去,玩弄能源意識形態、恐懼訴求沒關係,但請不要干擾真正想要做事、討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