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說明,目前送至委員會共有9個不同的法案版本,但這些版本實際沒有任何差別,都只是企圖放寬核電延役的審查與申請時間,將核子反應器設施的使用年限,從目前的40年延長到60年等等。沒有一個版本討論如何保障老舊核電安全與延役成本,國民黨始終迴避討論老舊核電延役會造成的高風險、高成本問題,甚至配套措施,公聽會只是走形式,核電延役修法將成為立法院藍白為政治鬥爭而犧牲民眾權益的又一案例,最終承擔核災風險的仍是全民。
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秘書長楊順美表示,核電廠發生意外的機率是所謂的「浴缸曲線」,屆齡應該除役的核電廠,發生意外的機率最高。除了地震是強大的潛在威脅,從蘇聯入侵烏克蘭,更證明了在戰爭期間,「核電廠」是最大的軟肋。在外有中國的威脅,內有三座核電廠安全紀錄堪憂的情況下,我們終於盼到核電廠安全下莊的時候,國民黨立委想要強行修法讓這些老舊核電廠延役,無疑置國人性命、國家安全於不顧。
推薦新聞:太離譜!藍白延役核電廠卻不敢記名!民進黨團痛批「不負責任」

楊順美提到,在2024年台電系統發電量中,再生能源占比為11.9%,核電只有4.7%。今年核三廠二號機除役後,核電歸零,而再生能源,在離岸風機陸續上線後占比更多。今年2月7日5時21分風力瞬間發電量突破3.1GW,不僅刷新歷史紀錄,而且整日風電發電穩定,佔比在一成以上,不僅擴大燃煤機組降載幅度。也讓機組歲修規劃更有餘裕。這時候要讓該歸零的核電延役,難道是要「以綠養核」嗎?這到底圖利誰?該屆齡除役的核電廠要延役,可以不更換設備、不做安檢就過關嗎?更換設備以及必要的安檢需要多少時間?需要多花多少經費?台電應該說清楚、講明白,讓國人在資訊充分公開透明的情況下討論,而不是任由別有用心的立委修法。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謝志誠教授指出,去年國會改選,向來支持核電的國民黨取得國會多數席次後,「振興核電」儼然成為藍白聯手的使命,修法閹割攸關核安風險評估與審查所需要的前置時間,根本就是沒收核安,甚至否定以前國民黨與馬英九宣布一二三不再延役的政策承諾,三座老舊核電廠的位置都鄰近活動斷層,既然已經知道是蓋錯位置,卻還要裝傻面對活動斷層的巨大風險,繼續僥倖延役20年,我們還有多少福份可以每天祈求「天佑台灣」?核電延役或重啟只是產生更多核廢料,世代不公、債留子孫!核廢不是要不要處理,是處理不了!核廢不是要不要接受,而是誰要接受?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呼籲面對核電延役高成本與高風險問題,提案人應負起責任,不應只遵從黨意為「核電廠延役」解套,嚴正警告本會期教育文化委員會中提案與連署的國民黨立委葛如鈞、林沛祥、柯志恩、萬美玲、葉元之、謝龍介、羅廷瑋、徐欣瑩、許宇甄、楊瓊瓔以及上會期提出法案的王鴻薇、邱鎮軍、羅智強、蘇清泉、翁曉玲及台灣民眾黨團,如果強行在立法院通過核安爭議法案,危害人民權益,公民社會的力量將集結究責,讓擁核立委付出政治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