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團隊採集台南、高雄等地的埃及斑蚊樣本,進行基因分析,發現這些蚊子在城市之間會出現族群分化,但在同一城市裡,行政區的分界並沒有阻止牠們移動。換句話說,人為劃分的區域管理方式,反而讓不同地區的防治效果不一,導致蚊子仍能在城市內自由擴散。
推薦新聞:壹蘋10點強打|黃子佼「加油囍事」上身 停工養出鮪魚肚(狗仔直擊)
進一步透過空間遺傳學與病媒蚊監測系統,科學家推算出埃及斑蚊平均能有效擴散約150公尺,正好與台灣現行「病例周邊200公尺防治」的策略相互呼應。這項研究刊登於國際期刊《Molecular Ecology》,提供了登革熱防治的重要實證依據。
專家指出,都市化環境其實比自然地形更影響蚊子的移動,像是密集建築、狹窄巷弄,反而讓蚊子更容易到處跑。未來防治策略不只要靠藥劑,更需要跨區協調、社區合作,才能真正有效壓低病媒蚊密度,減少登革熱疫情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