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人擔憂的是,青少年的「性影像外流」問題持續上升。調查顯示,有8.7%的學生坦言自己或同學曾外流過性影像,比2023年還高。進一步分析發現,若青少年沉迷於社群媒體,他們外流影像的機率更是一般同儕的5倍之多。兒盟提醒,這不只是個人隱私問題,也可能帶來終身的心理創傷,必須嚴肅看待。
推薦新聞:壹蘋10點強打|呂秋遠女兒曝光!林沄蓁揭短命戀內幕:僅約會1次飯店告白 親烤菠蘿包求愛(獨家專訪)
除了社群風險,新興的生成式AI也讓青少年面臨挑戰。調查指出,有58.4%的學生每週至少使用一次AI,2成每天都用。雖然主要是拿來查資料、寫作業或翻譯,但僅有39.4%會主動查證AI資訊真偽,甚至有4成學生完全沒注意過隱私保護。兒盟憂心,青少年在享受AI便利的同時,卻缺乏足夠的媒體素養與安全意識。
面對這些風險,兒盟提出「AI教育五要」,呼籲家長與學校共同努力。包含:「要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要互動」增加真實人際交流;「要查驗」資訊來源;「要檢視」隱私設定;「要質疑」AI產出內容。兒盟強調,這些簡單原則能幫助孩子避免盲目信任科技,也能減少資訊落差帶來的風險。
為了守護青少年的網路安全,兒盟更號召多個團體組成修法聯盟,建議在《兒少法》中增列「兒少傳播權益與個資隱私維護」專章。內容包括建立專責機關、要求網路業者做風險評估與通報,並設立快速止損機制。兒盟呼籲,只有政府、學校、家長和業者攜手合作,才能真正守護孩子在數位世界中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