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局表示,此措施不僅保留黃光在雨霧天氣中穿透力強且低眩光的優點,還能利用白光的高可視性,透過路段與路口間的色溫差,使駕駛人在駛入路口前獲得視覺提醒與心理預警,促使減速並提高警覺,同時也讓行人在路口更容易被駕駛人察覺,預期雙色溫照明將有助於降低夜間交通事故發生。
今年初已完成7處雙色溫試辦路口,分別為新竹縣新豐鄉台15線與竹3鄉道路口、宜蘭縣羅東鎮台9線與樹人路路口、花蓮縣吉安鄉台9線與吉豐路三段667巷路口、南投縣草屯鎮台14線與仁愛街路口、彰化縣芬園鄉台14線與德興路路口、南投縣水里鄉台16線與中正路路口,以及高雄市甲仙區台29線寶隆國小路口。
推薦新聞:缺工有解!超商外籍生錄取率逾8成 750家店「坐著結帳」
有關試辦地點事故件數,公路局統計上述7處路口在改善前的112年與113年,各發生8起事故件數,平均每半年約發生4件;經改善後今年上半年則僅發生1件,事故件數明顯下降。
公路局指出,雖目前試辦地點樣本數有限,但初步成效顯示雙色溫照明在降低夜間事故方面具正面效益,因此將推廣至其他地區,截至7月底已針對154處路口進行雙色溫換裝,依推動進度評估,年底前可望完成200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