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北榮總衛教資訊,腦血管疾病已是台灣第二大死亡原因,每年超過1萬人因腦中風過世。中風主要分兩種:一是「阻塞性腦中風」,因血栓堵住血管導致腦部缺血,占7至8成;另一種就是「出血性腦中風」,也就是腦血管破裂引發腦出血,約占2成。

 

腦出血常見原因包括高血壓控制不佳、血管異常、抽菸、酗酒等,其中最主要的危險因子就是長期高血壓。當血管長期承受過大壓力,血管壁會變得脆弱、失去彈性,容易破裂出血。患者可能突然出現頭痛、噁心、嘔吐,一側手腳無力或感覺異常,甚至發生昏迷,必須立即就醫。

根據台北榮總衛教資訊,腦出血的治療多依靠控制腦壓,或在血塊過大時進行開顱減壓手術,但最重要的還是預防。高血壓患者要定期量血壓、遵照醫囑用藥,並養成規律作息、少鹽少油飲食,才能降低腦出血與中風風險,避免憾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