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院檢驗醫學部主治醫師徐思淳指出,成年人總血量約5000毫升,門診抽血每次多在20毫升內,偶爾抽血或捐血不會造成明顯影響,但若頻率過高,仍有貧血、瘀青或靜脈發炎等風險,尤其是本身有低血壓、貧血或暈針病史的人,更要事先告知抽血人員,避免暈倒受傷。
高雄榮總檢驗部也提醒,血液中的紅血球、白血球與血小板都有再生周期,雖然正常抽血後會自行恢復,但若短時間內反覆抽血,仍可能引發缺鐵性貧血、局部感染或心理壓力。建議若需密集抽血,應與醫師討論,並補充鐵質與營養,避免重複穿刺同部位。
推薦新聞:壹蘋10點強打|「馬力破千」最猛神獸Top 5 億元超跑王擠不上榜
此外對運動員來說,頻繁抽血會降低血紅素濃度,影響耐力與運動表現。運動員平時就容易因訓練導致鐵質流失,若加上頻繁抽血,恐加重疲勞、心跳加快、恢復期變長,甚至影響比賽表現。建議運動員如需抽血,應控制間隔、避免密集,盡量使用微量血檢測,並注意營養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