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超年少對藝術產生興趣,曾向黃君璧、金勤伯、溥心畬、吳學讓、席德進、李仲生等大師學習,創作水墨、篆刻、西畫、版畫及蠟染等多元媒材作品,而後獲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進行文化藝術巡迴交流及深造,發展結合東西方藝術美學的個人創作風格。
旅美時期,他與丁雄泉、陳昭宏並稱紐約三劍客,也提攜當時前往美國學習發展的台灣藝術家,晚年返台定居後,更持續以其獨特風格描繪台灣各地風光,顯露無限鄉土情懷與生活感悟。
文化部表示,黃志超以隨心所欲的線條與色彩,透過藝術反映生活及自我,作品獲國立台灣美術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館、順益台灣美術館等典藏,其畢生藝術成就與貢獻,將留給後人無限念想。
推薦新聞:衝北檢後蔣萬安也要上凱道!轟民進黨「民主國家沒這樣搞」

文化部旌揚狀全文如下:
故黃君志超,弱冠即投身藝術志業,個人創作肇於水墨繪畫和書法篆刻,繼之探索版畫、蠟染、西畫、雕塑等多元媒材,悉用於激發自我本能與表達內心感受。黃君後以台灣傑出青年藝術家身分移居紐約,於沉浸國際藝術波潮之時,興起再造東方美學傳統決心,發展融合中華文人美術、台灣民藝色彩及道教符籙書繪等元素,以演繹其身分認同、生活感受和生命體驗之個人創作路線,於80年代國際新繪畫復興運動中,體現其特立獨行思維和成就,千禧年後描繪發表台灣在地風土人文,更印證其前衛創意和情感返照。黃君畢生藝術成就和文化貢獻,足資表彰,特予旌揚,以垂德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