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黴漿菌肺炎」是社區性肺炎中常見的一種,傳染方式是飛沫,潛伏期約2至3週,夏秋兩季較容易流行,但台灣全年都有可能感染。吳秉昇醫師說,這種肺炎常見於5歲以上孩子和青少年,初期會出現喉嚨痛、發燒、咳嗽,接著可能出現胸痛與喘不過氣。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所以被稱為「會走路的肺炎」,但不能因此掉以輕心。

推薦新聞:壹蘋10點強打|聰明躲過黃子佼魔爪 蔡燦得傻變馬路三寶(狗仔直擊)

若未及時治療,除了肺部問題,還可能引起皮膚紅疹、口腔潰瘍,甚至併發腦炎等免疫反應。治療方面通常使用抗生素,不過近年研究發現,超過6成台灣兒童感染的黴漿菌對紅黴素已有抗藥性,必要時需改用其他藥物。許小弟的情況就是這樣,醫師評估後改用四環黴素與喹諾酮類藥物,才成功退燒並改善病情。

後疫情時代,大家戴口罩的意願下降,使得這類傳染病在校園或家庭更容易傳播。目前尚無疫苗可預防黴漿菌肺炎,吳秉昇醫師提醒,還是要維持良好衛生習慣,包括戴口罩、勤洗手。家長若發現孩子咳嗽、喘、持續高燒不退、沒食慾或精神差,要盡早就醫,避免延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