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沒錢、沒時間不敢生

調查顯示,有57%受訪勞工目前沒有小孩,其中有60%表示沒有計畫生育,主要原因前五名為:怕賺的錢不夠養小孩、買不起房子、工作忙沒時間照顧小孩、保母或托育機構難尋、生小孩之後不自由。

在結婚方面,未婚且無子女的勞工中,有62%沒有打算結婚,主要理由包括收入僅能養活自己、找不到理想對象及買不起房子,即使有意步入婚姻,平均也需存到72.4萬元才願考慮結婚,換算下來得不吃不喝15個月。

年輕人選擇不婚育多為經濟與現實考量。莊宗達攝
年輕人選擇不婚育多為經濟與現實考量。莊宗達攝

育兒基金668萬元 三明治族壓力爆表

調查指出,勞工預估養育一名小孩,得準備668萬元的生育基金,且家庭總月收入需達11萬3000元,才有餘裕生養;另有86%勞工屬於三明治族,也就是同時要養育小孩與照顧長輩,財務與壓力雙重夾擊下,85%感到生活財務吃緊。

此外,職場對於婚育的不友善也是關鍵因素,調查中高達94%勞工表示會考慮請育嬰假,但其中有44%擔心請完假會被調職,34%則憂心無法回到原公司,尤其行政總務、秘書助理與生產製造類職務,被認為最容易被取代。

值得一提的是,從調查發現,79%的職場爸媽自認親子關係偏向「疏離」,平均自評僅47.7分,不及格中又有13.8%自認「0分」,儘管如此,仍有71%爸媽認為「孩子出生後幸福感有提升」,可謂「甜蜜的負擔」。

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指出,職場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大,以及工時過長,許多因素影響到生養育意願,也造成年輕人對婚育普遍卻步,政府與企業若不改善職場環境與育兒配套,只會讓「不婚不生」成為主流現實。

職場對於婚育的友善度低落,也是許多人不敢婚育的關鍵因素。資料照片
職場對於婚育的友善度低落,也是許多人不敢婚育的關鍵因素。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