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振指出,研華屬於工業電腦產業,並非毛利率較低的消費性電子,因此即使被課徵關稅,仍能透過客戶分攤降低影響,研華的客戶反應不大,目前沒有出現漲價壓力。
他也強調,美國市場仍是研華最重要的營運重心,公司正在南加州新建園區,結合工廠與辦公室,主要進行後端組裝業務。劉克振解釋,若在美國完成組裝,可有效避開部分關稅,但前端SMT(表面黏著製程)涉及大量勞工,暫不考慮移往美國,因成本與規模效益仍不符。
在AI應用方面,劉克振指出,研華聚焦工業自動化場域,與合作夥伴推動AI Agent,將其視為智慧工廠發展的關鍵,傳統自動化只能在廠內執行,但AI Agent能把全球客戶與市場資訊即時導入,讓工廠不只自動化,還能進一步做到客製化。
他補充,透過Digital Twin(數位孿生)可模擬設備並進行遠端協調,但實際推動難度較高;相對而言,AI Agent較容易落地,能把歐美市場需求、客戶偏好即時帶入工廠流程,成為工業物聯網與智慧製造的新一層次。
至於NVIDIA最新推出的「機器人大腦」Jetson Thor平台,劉克振表示,其算力是前一代的七到八倍,對人形機器人至關重要。沒有這個平台,人形機器人只能做展示,無法真正進入家庭照護或商業接待。
劉克振指出,目前市面上的人形機器人大多僅能做簡單表演,難以支撐複雜的AI應用,對於研華來說,身為Jetson Thor平台合作夥伴,目前正在研發,還未有大量交貨,但是正面看待營收貢獻。Jetson Thor的出現,讓產業開始具備實際落地的可能性,劉克振認為,輝達在AI算力上持續領先,將是推動人形機器人商用化的關鍵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