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IS 執行長 Riley Reese 表示,台灣擁有世界級製造能力與工程人才,是推動創新製程落地的關鍵。自 2021 年桃園製造中心啟用以來,台灣就扮演 ARRIS 全球策略中的核心角色。美國總部專注技術研發,台灣則負責材料生產、產品製造,以及合約製造商的導入與管理,這不只是全球策略中的節點,更代表 ARRIS 對台灣長期投資的承諾。
ARRIS 自 2017 年成立、以美國加州伯克來為總部,持續投入新材料技術與設計工具研發,2020 年確立將製造重心移往台灣,並於 2021 年在桃園機場周邊建置新廠。現階段,大部分員工與生產線皆設於台灣,涵蓋材料製造、新產品導入(MPI)、以及大規模量產等完整環節。ARRIS 強調,台灣的產業鏈優勢與創新能量,已使其成為推進全球擴張的核心據點。

ARRIS 最新研發的超輕量碳纖維複合材料技術,已成功導入全球頂尖自行車品牌 Specialized 旗下 Roval CLX 輪組。今年在環法自行車賽實戰應用,協助車隊拿下四場賽段冠軍並獲總排名第三。
ARRIS 研發副總經理 Bert Mannhalter 分享,這款碳纖維輻條結合材料與製造技術的專有研發,重量比市面上最頂級金屬輻條輕近 60%,同時兼顧強度與永續性,展現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ARRIS 已開發專利技術,能將碳纖維與金屬嵌件緊密結合。單根重量不到 2 公克的碳纖維輻條,即能承受超過 1000 磅(約 450 公斤)的重量,避免傳統膠合方式增加重量卻仍不足以支撐的缺陷。
ARRIS 的差異化競爭力來自軟體、材料與製造三大技術支柱:自研設計模擬工具、自主生產高性能熱塑性材料,並結合模具成型製程,使產品同時實現最高強度重量比與剛性重量比,並保有靈活設計自由度。
這些突破性材料已跨界應用,在鞋類能提升能量回饋,在穿戴式電子可縮小結構尺寸,在交通運輸則能延長燃油續航。ARRIS 目前已取得超過 40 項專利,並有逾 65 項申請中,逐步建立完整技術壁壘。

ARRIS 碳纖維輻條完全在台灣工廠量產,今年產量已突破 100 萬支,並在台灣僱用逾 100 位專業人員。公司也在馬來西亞設有鞋材相關據點,展現跨國大規模生產能力。ARRIS 表示,未來將持續以台灣為全球供應鏈核心,推動複合材料技術在消費、運動、航太與交通運輸等產業普及化應用。
除了高階自行車零組件外,ARRIS 也展示日常應用產品,包括登山鎖扣與輕量開瓶器。不同於傳統編織切割的碳纖維,ARRIS 技術能呈現如木紋般自然的纖維走向,兼顧設計美感與結構強度。
ARRIS 所有產品均採可回收熱塑性材料,取代傳統難以回收的熱固性樹脂,不僅符合全球永續趨勢,更兼顧性能。公司強調,將持續推動碳纖維複合材料在台灣與國際市場的應用,並拓展與更多品牌的合作,打造全球高性能材料產業的新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