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週二(26日)中午12點25分,南電股價上漲0.81%、報在187.5元,早盤一度大漲觸及200元,隨後震盪一度翻黑;臻鼎則是維持強勢上漲6.09%、報在191.5元;欣興也是早盤一度衝高漲4%,午盤前漲勢收斂,現報142.5元、上漲1.79%;景碩上漲6.05%、報114.5元,早盤一度觸及漲停板。
報告指出,目前台灣ABF載板廠商雖仍持有約2至3個月T-glass庫存,但隨著高階IC需求增加,T-glass供需缺口將在2025年底擴大,產業恐面臨高階BT與ABF供應不足,廠商為維持利潤,將優先分配T-glass至毛利較高的產品線,預估BT毛利率將自2025年上半年0至5%,提升至下半年10%至20%以上。
其中,南電與臻鼎-KY將是最大贏家。南電因BT及非輝達ABF載板佔營收比重逾七成,被上調評等至「買進」,目標價從125元上修至280元;臻鼎則受惠於ABF及BT事業獲利改善,維持「買進」評等,目標價由160元調升至215元。欣興則因AI PCB市佔面臨挑戰,維持「中立」評等,目標價上調至130元;景碩評等亦由「賣出」調升至「中立」,目標價109元。
報告分析,ABF載板價格將自2025年第4季起率先上漲5%至10%,並於2026年持續逐季調升,走勢類似2020至2021年間的供需緊縮行情;BT載板則已在7月調漲5%至20%,8月再漲5%,反映玻纖與銅箔成本上升。雖然消費性電子需求偏弱,報告認為BT產業獲利仍將顯著改善,且非輝達客戶群的高階ABF供應商因缺乏長約保障,更能反映現貨行情,享有定價彈性;相對而言,輝達直接掌握材料來源,漲價空間有限。
整體而言,IC載板產業在2025下半年至2026年間將因材料瓶頸迎來結構性漲價,為台灣主要供應商帶來獲利復甦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