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圖書館《台灣閱讀風貌》報告顯示,台灣讀者近年關注心理、溝通、自我探索等個人成長類書籍,#BookTok社群正好成為反映這股趨勢的新平台。像是創作者黃允(@lov_arrietty)推薦經典之作《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用溫柔語調談人生課題,引起大量共鳴;親子帳號「水母媽媽和小貝殼」(@smilecset)分享《你不是懶,而是能量低》,提醒觀眾「能量管理才是效率關鍵」;而廣告職人老陳(@laochen_1987)則以《文案的基本修養》點出文字力在職場溝通的重要性,讓內容創作者也能在閱讀中找到職場升級指南。
除了自我成長主題,#BookTok更催生出 #好書推薦、#好書分享等在地標籤,吸引萬名創作者加入行列。像是文森(@vincent_reading)專推溫馨療癒繪本,如《看不見也沒關係》《悲傷是一頭大象》等,成為情緒支持的靈感來源;微讀空間(@wenweishen)則用專業說書視角,帶觀眾深入《我的阿勒泰》《我的世界下雪了》等知名文學作品,開啟更多閱讀可能。
TikTok強調,#BookTok展現短影音在推動閱讀文化的潛力,讓一本書的價值不只存在於頁面,也能透過每一支影片、每一次分享,在社群中持續發酵。從閱讀心得、人生體悟到文字技巧,TikTok正成為數位世代培養閱讀習慣、拓展知識視野的重要平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