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近期公開批評鮑爾行動緩慢,指責其在降息上「太慢了」,並稱若有意願,「可以很快讓他離開」。雖然隨後川普又表示無意解職鮑爾,但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Kevin Hassett)坦言,總統將「研究」撤換鮑爾的可能性。川普更在受訪時形容鮑爾為「重大失敗者」,並要求「立即降息」。
PIMCO指出,川普對聯準會的施壓,加深了市場對貨幣政策獨立性的擔憂,引發美國股市、公債及美元同步承壓。儘管鮑爾已表明在2026年5月任期屆滿前不會辭職,但此議題本身已足以動搖市場信心。
從法律面來看,聯準會官員援引1913年創立聯準會的法律,表明主席及理事僅能因「有理由地」的情況(如詐欺或疏忽)被免職。歷史上,尚未有聯準會主席被總統解職的先例。鮑爾日前也強調,「我們永遠不會受到任何政治壓力影響」。
然而,川普政府已在其他獨立機構(如FTC、NLRB)進行解職行動,並且相關案件已進入最高法院審理。若最高法院推翻1935年「漢弗萊案」先例,未來總統可能以政策分歧等理由直接解雇聯準會主席,進一步衝擊聯準會的獨立地位。
PIMCO分析,最高法院即便以狹義方式裁定,允許行政部門對一般獨立機構人事施壓,仍可能特別保護聯準會設立貨幣政策的特殊職能。聯準會被視為國會授權立法功能的延伸,不單純屬於行政範疇。保守派大法官阿利托(Alito)亦曾強調,聯準會擁有「獨特歷史背景」,地位與其他機構不同。此外,白宮才在2月發佈行政命令時,也特別豁免了聯準會的利率設定權,印證其貨幣政策地位的特殊性。
PIMCO指出,即使川普成功解職鮑爾,實質獲益恐有限。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利率決策需經12名成員集體表決,而鮑爾以外的重要人物,如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威廉斯(John Williams)或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在貨幣政策上立場亦趨穩健,不見得會配合加速降息。
同時,聯準會新任主席人選必須獲參議院過半數同意。目前共和黨內,包括前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等人,仍傾向支持聯準會獨立性,使得川普任命強硬派人選的難度增加。
PIMCO認為,聯準會的獨立性是美國數十年來維持低通膨與金融市場穩定的基石。一旦打破,將削弱美國資本市場的避險地位,推升公債殖利率並壓低美元,進而衝擊全球資本流向與美元霸權地位。
PIMCO認為,儘管川普對鮑爾的言辭與施壓加劇,但川普解雇鮑爾的可能性不大,川普自己也在週二表示了這一點,最高法院也可能維持聯準會的特殊獨立性,但投資人應警覺,單是討論這種可能性,已足以加劇市場對未來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實際上,這可能會使以美元計價的投資人更加謹慎和警惕,推動他們進行更多元化的投資,即使重要的貨幣政策規範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