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俊毅指出,Model B為適合都會區的跨界車款,目前主要針對亞洲市場布局;Model C則預計於年底前正式進軍北美市場;Model T則是與海外客戶合作,預計2027年海外市場亮相。此外,鴻海不自營汽車品牌,專注於提供委託設計與製造(CDMS)服務,全球車廠皆為潛在合作夥伴,目前亦積極洽談中。
外界關注川普關稅戰的影響,巫俊毅表示,鴻海早已在各個國家地區有233個產區,包括北美、台灣及未來的東南亞市場,實踐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先前提過的「區域製造」策略,不僅是在ICT產業,應該思考如何降低稅務、運輸與供應鏈風險,是鴻海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
針對Model B在台量產時程,巫俊毅指出,仍由客戶主導,但目標是在今年內與市場見面,鴻海希望能儘快讓更多人看到Model B的成果,實際銷售與上市仍視市場反應與客戶安排。
巫俊毅表示,面對國際政經局勢變化,AI與電動車仍為鴻海今年兩大成長動能,特別是在北美的AI相關應用持續擴展,EV也預計將見到實質突破,包括Model C等新車款進軍海外市場,預計將成為重要增長來源。
至於北美市場,巫俊毅透露今年EV需求將有明顯提升,鴻海也將迅速調整當地產能因應,並補充會依照客戶與市場需求彈性配置產能,包括美國、墨西哥、中國與東南亞等地,展現供應鏈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