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頓指出,越來越多跡象顯示川普政策引發市場擔憂並導致經濟成長走緩,尤其對等關稅政策已造成市場一片風險趨避的恐慌。美國零售銷售創下2023年3月以來最大的降幅,顯示消費者支出驟降,亞特蘭大聯準銀行模型預估第一季經濟可能出現衰退。

面對全球貿易衝突與地緣政治風險的威脅,全球主要國家通膨下滑速度雖然有些放緩或停滯,不過乃在下滑軌道中,因此多數央行也偏向維持寬鬆政策。美國通膨數據較2022年高點以來已經大幅下降,最新的CPI、PCE年增率皆來到2.8%,持續朝美國聯準會(Fed)目標2%靠近。

至於川普關稅戰引發全球恐慌性賣壓後,高品質或高股利股票投資機會浮現。相較於疫情後的低利時期,各國債市殖利率顯著墊高,創造債券資產的收益吸引力,鑒於政策不確定環境下的殖利率波動大,須審慎管理存續期間(利率風險)。除了公司債市外,機構房貸抵押債亦具備利差優勢。近期各類債市也因關稅亂流出現評價面調整,多元配置策略可望打造攻守兼備的收益組合。

此外,川普關稅戰或將衝擊全球企業獲利表現,所幸美國企業財務體質本就相對強韌,在一片恐慌殺盤後,反而締造高品質或高股利股票的低接機會。

過去兩年美股頻創新高主要來自科技股帶動,同期間標普500等權重指數與美國高股利指數漲幅溫吞。經過這波無差異化的股市崩盤,放眼全球或各產業已存有許多評價面機會。團隊於股票部位已增加高品質企業,並分散配置於科技和消費必需品等各產業。以持續建構多元分散的投組,並保有流動性可於市場動盪時,尋找低接的獲利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