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ETF方面,由於許多大型藍籌股經過這波下殺,估值逐漸回到合理點位,投資人看好這些公司未來的競爭力足以應付關稅政策及景氣循環,也紛紛透過加碼市值型ETF的方式進場,包含追蹤Nasdaq 100S與&P 500指數相關ETF,都獲投資人搶進;日本ETF方面,受惠股神巴菲特加持,日本商社ETF受益人數也逆勢成長。

反觀,債券ETF則在美債遭大幅拋售下,出現近期最大量的出脫潮。債券ETF受益人數上周銳減5.5萬人,減幅高達2.7%;今年以來受益人數減幅達6%,是表現最差的ETF類型。其中以長天期美債、投等債ETF減少人數較多,但短天期債券ETF卻逆勢增加,凸顯在資本市場不確定性大增下,投資人願意增持具類現金性質的短債,規避市場風險。

中國信託投信基金經理人葉松炫指出,美國總統川普上周宣布的對等關稅稅率遠高市場預期,引起資本市場震撼。然而此稅率執行可能性並不高,而川普政府也隨即宣布90天緩衝,並將稅率降至10%,帶動資本市場迎來反彈。然而,目前美國關稅政策仍相當反覆,先是海關公布豁免清單,隨後川普又在個人社交媒體上表示並無豁免,短期資訊非常混亂,台股今日雖持續反彈,但波動未減。

葉松炫進一步表示,當前不確定因素仍多,除關稅政策外,美國公債殖利率異常攀升,也影響美國聯準會後續政策決定,短期內資本市場難脫震盪整理格局。但隨著時序進入財報季,指標性企業陸續公布財報以及營運展望,待市場情緒穩定後,可望回歸基本面。觀察美股基本面仍穩健,且根據目前資訊,川普政府針對消費性電子等影響美國內需較大的產業,應不至於課徵過高關稅,影響景氣復甦,跌深且有基本面的電子股可望止穩,建議投資人把握市場調整機會,逢低布局半導體ETF;而高股息ETF成分股囊括獲利穩健且低基期的傳產類股,也可發揮降低波動的效果。

海外ETF方面,追蹤Nasdaq 100、S&P 500以及費城半導體指數的美股市值型ETF,持續獲投資人搶進,顯示投資人認為,護城河深且具市場規模的大型股有能力度過目前市場震盪。而在日股方面,日本五大商社同樣具備抵抗景氣循環的能力,且受股神巴菲特加持,日本商社ETF受益人數也持續成長。中國信託投信基金經理人游忠憲表示,目前五大商社本益比僅在10倍左右,估值相對合理,成為市場資金青睞對象。

債券ETF方面,今年以來債券ETF頻遭投資人拋售,受益人數至今已減少12.4萬人,減幅達6%,其中又以長天期美債與投等債ETF受益人數減少最多,而0-1年短天期債ETF受益人數則持續增加。中國信託投信基金經理人張瓈尹表示,有市場分析指出,此次美債下跌與避險基金清倉「基差交易」有關,但整體債市流動性仍較2020年3月時好,同時FED官員也強調會迅速部署各種工具,為解決市場混亂狀況而採取的干預措施,絕對會根據需要做好準備,因此目前債市仍處震盪格局。

張瓈尹指出,當前通膨壓力雖未除,但經濟衰退風險已上升,仍使市場普遍預期聯準會將提前降息或停止縮表,因此美國公債價格逢低仍具吸引力。且相較於股市的高波動性,債券整體更具防禦性,適合作為投資組合的核心配置。長天期美債與投等債ETF這類資產在利率下行時表現優異,並能對抗股市下行風險,提供投資組合的平衡效果。